全部
敏捷不是拖延借口,如何把控准时交付?
大家好,我是陈哥,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敏捷团队项目的准时交付~
敏捷方法和硬性期限看似是两个不相容的概念。提到“敏捷”,我们通常会想到灵活性、适应性、迭代和持续改进,而“期限”往往与固定日期、最终性和时间压力有关。
实际上,敏捷与期限并非完全对立,它们之间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使得项目既能保持灵活性,又能遵守时间节点。正如知名敏捷教练玛丽·波彭迪克(Mary Poppendieck)所说:准时交付是衡量敏捷团队绩效的重要指标,它体现了团队的速度和效率。
在本文中,陈哥将分析在敏捷框架中如...
5天前
90%的敏捷团队都会忽视它……
在很多问答平台上,经常会看到有人发问:为什么敏捷总是不成功?敏捷难用、敏捷没有意义诸如此类的问题。
我们能从中看出很多企业对敏捷落地的实际效果其实并不满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敏捷,哪里出问题了?
熟悉敏捷的朋友都知道,敏捷开发强调快速迭代、客户协作、响应变化以及团队自组织等核心原则。不过,这些原则通常比较抽象,对于团队成员而言,尤其是新团队,正确地理解并将其融入日常工作并非易事。
时至今日,我们仍能听见很多“敏捷会议就是浪费时间”“敏捷不适合我”“敏捷与我无关”“敏捷难用”之类的言论。
《孙子・谋...
14天前
博世全球裁员 5500人,企业的路究竟通向何方?
德国金属工业工会(IG Metall)11月22日发布声明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将在德国裁减与自动驾驶和汽车转向产品相关的岗位。
博世发言人证实,该公司将在全球裁员5500人,其中将在德国裁减3800个岗位。该发言人称:“汽车行业正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竞争和价格压力持续加剧。”
博世,作为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这一裁员行动不仅是对当前汽车行业困境的直接响应,也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在企业面临行业寒冬的严峻考验时,如何破冰前行?
IPD(集成产品开发)作为一种高效的产品开发管理模式,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
2024-12-27
从「负能」到「赋能」,聪明的企业这样走
科尔尼近日发布《中国大消费市场洞察报告》显示,在40个细分行业中,只有12个子行业完全恢复至疫情前的增长水平,约1/4的行业与疫情之前增长势头存在7%以上的落差(最大差距为-22%),这些行业恢复到疫情前的增长态势都需要更长的时间。
整体来看,消费数据呈现个位数增长,但费者信心指数(CCI)处于历史低位。
“自残式”的经营,会哭的孩子也没奶喝
2024年,为了活下去,一大半企业都在“自残式”经营,预算减半、业绩压力大、过度透支老客户、新客户难寻......这些步履维艰的企业,似乎只能靠产品或服务降价、大规模裁员、...
2024-12-26
今年大环境这么差,这些公司却业绩暴涨
如今,各行各业都不容易,咬着牙坚挺的打工人比比皆是,据统计2023年,全国有超过50万家企业倒闭,318万家个体户销户,247家上市公司面临退市或破产清算。企业家日子不好过,打工人更是找不到工作,部门解散、降薪、裁员、公司倒闭、下岗失业的现象频繁发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究竟应该如何破局呢?
迷雾中前行,一个模型帮你破局
想安然度过寒冬,企业要突破发展的天花板,在核心业务没有衰退之前找到具有增值空间的未来主业。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尝试从“安索夫矩阵”中寻找答案。1957年著名的经营战略专家安索夫根据美国 1909~1948年间美国100家公司的发展...
2024-12-26
2024年已过,你的企业是降本增“效”还是降本增“笑”?
最近这段时间,互联网上发生了很多大事:
极越汽车突然宣布破产解散;
养乐多上海工厂关闭;
网传海信大规模裁员;
……
2024年即将结束,如果给2024年打个标签,有人说是“愈加魔幻”的一年,有人说是“挑战激增”的一年,也有人说是“生存指数飙升”的一年。
根据裁员追踪机构layoffs.fyi提供的数据,截至12月,2024年全球科技公司至少裁员了14.9万人,覆盖了互...
2024-12-24
抢占先机!2025,三大认知降低To B赛道门槛
前两天,有位用户找到阿道聊咨询的业务。三言两语中,处处凸显着现阶段To B企业的困难:“到处都在降本增效,我们成本也收缩了,效率也提高了,但还是持续亏损。这不,想从工具落地的角度看看,有没有可以优化的。”
To B市场发展势头强劲,一片向好,然而身处其中的各大企业,却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来聊一聊ToB企业的出口是什么?又应怎样活下来?
一、战略:每一项决策,都需要理由
彼得·德鲁克认为:“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对企业而言,不可缺少的是效能,而非效率。”
而现在...
2024-12-24
软件格局在变,谁能扛起国产替代的大旗?
大家好,我是陈哥,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信创国产化替代~
2013年,棱镜门事件的全球监控丑闻,引发了全球对隐私权的关注;
2018年,美国对中兴通讯实施技术封锁,导致其业务几乎停滞;
2019年,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供应芯片;
……
这一系列事件,正如邓小平同志所强调:“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当然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努力,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创造”,这坚定了我们走自主创新发展之路的决心。
为了摆脱对外部技术的依赖,确保信息安全和自主可控...
2024-12-19
优秀管理者的三“靠”三“不靠”
最近一段时间,后台有一位朋友留言,说感觉管理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轻松,怀疑自己能不能担任起一个优秀的管理者的角色:
不得不承认的是,有些人天生就是管理者,他们身上的气场就充满了号召力和人格魅力,让员工不自知地就被他们所吸引,愿意为他们做事。但天生的管理者毕竟是极少数,更多的人是像上面的留言一样,刚刚开始接触管理工作,发现管理跟自己之前想得完全不一样,于是处于束手无策的窘境。
那么是否只有天生的领导者才能做好管理呢?这当然不是绝对的,管理必然有一套方法论, 把握好这三“靠”三“不靠”,同样可以成为...
2024-12-19
IPD资料 | 战略规划方向不对,努力全都白费!
企业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存在的。如果企业要生存,就一定要重视现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满足客户当下的需求;如果企业要发展,就一定要重视未来产品的规划和研发,满足客户未来的需求。
但现实的情况是,一些企业靠着曾经红极一时的产品“坐吃山空”,不重视研究消费者的未来需求,也不重视产品未来的规划和研发。当消费者需求和市场都发生了变化,这类的产品和企业就会被抛弃、淘汰。
还有一类企业是什么热度高就追什么,他们的产品开发通常是“应急性”的。而这种“应急性”的产品开发模式又会给资源、技术和人才的储备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可能市场机会来了,但相应的储备没跟上,最终丧失了市场机会。
出现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因为企...
2024-12-19